形意拳明劲、暗劲、化劲
形意拳的练法分三步,即先练明劲,次练暗劲,再练化劲。
明劲:练时要严格按二十四法的规范,动作要协调,手脚相顾,内外六合,是第一步功夫。
暗劲:是指柔劲而言,柔劲不等于软劲,软是无力,柔是不僵,周身关节放松,阴阳和谐,双手用力均匀,以心、意、气、力合一。劲力停而不断。运动如抽丝,意如丝绵不开,又如双手拉硬弓,用力徐徐拉开一般。一手外翻一手里裹,劲断意不断,意断劲相连。外形无象,内劲缠绵,力发轴心,阴阳循环,左换右,右换左,如波涛骇浪,劲意不断。在表演赛上不被所取,在实战上,效果不凡,这是第二步功夫;由刚劲转向柔劲,由量数充实的基础上,走向质量的提高,从骨的锻炼转向筋与膜的训练。道家谓之洗髓功夫。
化劲:是指魂魄结合,是条件反射的训练。身体得到刚健,心、意得到贯通,这只是自身的修炼,为了充分完成内外结合而经得起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,将采取感觉上的训练,即为三步功夫。第一步功夫练骨以气催力;第二步功夫练筋、练膜、以意催力,以力催气,阴阳配合,循环不息;第三步功夫要在易骨、易筋易膜壮身健体,接通意、气、力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对外界刺激应急的对敌措施,也就是条件反射的培养。
条件反射的培养,与精神训练和五种劲的熟练分不开,缺一不可。在第一步功夫中得到了五种劲的熟练,在第二步功夫中得到了意识支配动作的训练,在此基础上,则以第三步功夫,练神还虚,形神一致,达到无拳无意反应出自下意识作用。以上三步功夫,是一环套一环,缺一环也不能达到条件反射能力的发挥。
条件反射是意识的高级化反应。要想能发挥意识的作用,首先必须做到心意的放松,冷静头脑,才能感觉灵敏;全身肌肉放松,才能神经信息传导敏捷;全身关节放松,才能蓄发力顺遂,因此“松”“空”是条件反射作用的最重要因素。
其次,精神上的因素,也非常重要,拳经说:“打人如蒿草”,一切事物的成败,与努力和信心是分不开的,条件反射是制胜的动力,如缺乏信心则将失败。
形意拳在培养信心和毅力方面,是用“四梢齐”和“四穿透”的精神训练,来培养信心和毅力。四梢:舌为肉梢,齿为骨梢,发为血梢,指趾甲为筋梢。
肉梢:舌顶悬盈(上膛),既可接周天气息,更可促使全身肌肉坚硬有力。
骨梢:叩齿使全身骨挺,增强体力。人在遇到愤恨事情,咬牙切齿显出凶相。
血梢:即怒发冲冠呈现凶相。公鸡在格斗时它的毛都炸了起来,猫在发怒时,毛便会立了起来,发为血梢,人在心绪紧张时,头发根便会发胀起来,使人感到一种威胁。但是血捎梢可取切不要过分,否则便会影响心绪放松。
筋梢:手、脚趾甲为筋梢,手、脚心空,手脚趾甲则扣,力量便从手脚被上达到梢节,而增强筋力。筋长力大。俗说:筋长一寸,力大千斤。鹰爪力的练法,主要是要求扣指,力达指端,增强捕捉力量。
四梢齐可以增强外形上的威力和身心上的内在力量;肉、骨、血、筋,构成人体器官的训练,是属于体魄上的训练。其次在魂的方面,要以“四透”精神训练来培养信心和毅力的精神力量。
四透是:眼要看透,神要照透,气要摧透,力要打透。
眼要看透:用眼像透视机般从对方的前面看透到对方的后面去,要用自己的眼睛穿透对方的眼睛。
神要照透:用自己的眼睛把对方的一切,都笼罩在我的视野之内。使对方不得逃跑。
力要打透:从思想上发力,把对方从前面打穿到后面。
气要摧透:要用自己的精气神,将对方摧倒摧垮。
四透精神训练,属魄的培育。
四梢、四透,表达于形神,便可形成虎捉羊,猫捕鼠的威力,从精神上先取得胜利。加强自己信心的基础上,再加上平常练就的内外六合整劲,自然在条件反射中会发挥无穷的威力。“条件反射”是人在生活中,遇到外界的刺激,经过正当的反应而采取了妥善措施;把这个过程牢牢地续存在人的记忆中,一旦再遇到同样的刺激信号,不用去想,身体上的器官自动地发挥反应措施。这种现象就是条件反射。在与人交手时心里一痛快,便把对方发了出去,见到对方倒在地上,心理产生出无比的痛快感;这种现象就是条件反射的成果。至于自己用何招法取胜的,自己也说不清。
眼的训练,在精神培育上,最为重要。有人在练拳时,偏着头或低着头,不向前看,一旦养成习惯,若在实战时不看着对方,就看不到对方的变化,就不能应付,甚至挨死打。若瞪起眼睛,就是封不住对方的攻势,起码也可以避重就轻地减少损失。睁眼对敌,便于化招还击或避让。
发威在眼:在精神训练上,应把眼的训练放在第一位。以四梢、四透精神造成形神的威力,来摧垮对方。要在对方中枢神经由于震惊而受到阻断的一刹那间,不失时机地打时间差,便战无不胜。
三、形意拳在攻防时,是打顾兼备,打法上左右互换采取主动,动作连贯,接劲紧密
形意拳与人交手,战斗面积是高不过眉,低不过脐,侧不过肩。身形看正似斜,看斜似正,以45度角转向迈出前脚,重心偏于后腿,以重心三七或四六步,形成单重桩法,以锐角三角姿态保持着自身的平衡。更以两肘护肋,拳从口出,两肩卷且下压,垂肩坠肘,裆圆扣膝,前膝顶,后胯合。以前手尖、鼻尖、前脚尖,三尖相对,竖项、收颌,百会垂直会阴。形成一个攻防皆是的桩法。本身时刻保持着重心与中心的不败之势。
攻敌时出手剪裹钻,回手似勾杆,以起钻、落翻,如锉前推,以钻头破坏四周抗力的作用,破坏敌人的重心及支点。脚踏中门夺敌位,使我在敌人任何着力点都可发挥威力。特别是采取变点,使敌人产生错觉,错误地产生抗力,我则改变其无抵抗部位,发力攻击,必然取胜。如混圆桩的滚压三部曲,劈拳的三连贯打法,虎形中的七种打法,骀形的滚、压、击法都是以变点取胜的方法。
四、形意的“劲”是先蓄后发,发而不绝,劲断意不断,意断劲相连
形意劲是软着去,硬着使,松着去,紧着使。发“五弓”之力。是形意拳发力的根源。形意拳要求“行似槐虫,起似挑担”。是先收后放,形似槐虫,是指在发力前形同槐虫先卷缩再伸腰;如拉弓射箭,用其反弹力,产生发射力量。以全身关节,同时曲中求直,以各个不同方向的反弹力,通过矛盾统一,把不同方向的由弯曲到伸直的力量,集中到一点上去发挥作用。人身可比作五张弓,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具由五弓组成的整体。从“大椎”到“尾间”为一弓,双上肢两臂从肩肘手为一弓,两臂共两弓,下肢胯、膝、脚两下肢各为一弓,合为五弓。主弓以腰为中心,上肢以肘为中心,下肢以膝为中心,在发力时各弓以中心为杠杆(基础点)两端卷(曲)同时放开,将各弓之弹力集中到一个共同着力点上去形成一个整体力量。例如劈拳之发力时,前脚踩,后脚蹬,前手劈,后手榻,腰脊挺伸,由脚踩蹬之力,通过胯传至腰,再通过脊肩再传至发力之前手,后揭劲经过肘肩送到前手。主弓腰脊不但是各弓传导的途径,同时由于它的扭转,直伸所生的横劲加竖劲齐聚在前手的着力点上而起到击敌的威力。
五弓之力是形意拳发力的根源,是整劲的因素。但是应该注意到弓曲不得小于90度,到90度弓成死角,而弓背必断,则失去作用。
在形意拳发劲时,必须五弓齐发,缺一弓力减、力偏,缺两弓失去整体作用。发挥弓射之力必须放松所有关节,周身无处不弹簧。
空灵妙用:
形意拳之练法,不外乎以静为主,以柔为动,以松通空灵为目标,以意为引导。拳谱说:”静为本体,动为作用。”所以在练习时,要先使神意入静,然后再练各种拳路。练习时以意念将全身内外放松。身体放松,内气才能通达全身,才能将身内的浊气、病气等一切阻碍真气通过之物排出体外,使身体内外皆空。所谓空,是体内的病气、浊气排空;而真气自然畅通于体内,此是为不空。此即所谓”空而不空”。故说”不松不通”、”不通不空”。
行如槐虫:
古人传下来的拳谚、拳诀皆是 从实践得来的真理。”行如槐虫” 就是以槐虫的动作体悟打拳进步时 的情况。 槐虫爬行时,总是后足先靠近前足,然后催动前足前进。同时全身弯 成弓形,也用以推动前足前进,落实 后即复成原形。虽看似是两足行进, 但也借弓身时全身之力催动前进。 拳谱讲:”脚打踩意不落空”,是指前脚要向敌之中门迈进。即”脚踏 中门抢他位”时,要踏准不落空。”消 息全凭后足蹬”是指以后脚催动前 进,当然主要还是用丹田发动手足动 作之整力。此正像槐虫前进时,以后足蹬催,弓腰(丹田)用力,前足直出 落实。所以练拳者常说”行如槐虫”。
拳谱说:”有形者为架式,无形者为气力”。架式者所以运用气力也。无气力则架式为无用,故气力为架式之本。然欲力之足,必先求气之充。故气又为力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