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起如挑担

起如挑担,动如槐虫,是一句拳谚,大家耳熟能详,过去练武的前辈,大都庄户出身,即使跑江湖的,也离不了挑担。行万里路,是个工具,遇到危厄,又是一件绝好的武器,车轮般飞舞,哪个敢近前?

现在扁担也好,担杖也好,慢慢在视野里消失了。笔者有幸挑过担,在井边上打水,用绳子把水桶续进五六米深的井里,左一摇、右一晃,水桶一个滚,嗵的一声,满水了,一下一下的拔上来。拿起担杖,勾住两水桶,骑马蹲裆式,把担杖往肩上一搁,屏住呼吸,脚底下使劲,腰一弓,一个起字,水桶离地了。眼睛看着前面,如飞蛾般,走在了大路上。走得好的,平平稳稳,不见费力。力气小的,或劲力使得不巧妙的,则步子紊乱,水桶晃得厉害,一路走完,水所剩无几。聪明的人们把杨树条折一枝,弯成圆形,放在水桶口,阻止水波的荡漾,会减少水的涌出。

关于起如挑担,我曾问起过宋老师,大约是第一次见面。问我听谁说的,我说有书上那么说。他解释挑水的时候,腰身会稍稍扭那么一下,因为这个角度,等于把水桶的力卸了,起的省力。仔细观察,有的是那么挑水,稍微一转,担杖转了个小小角度,水桶跟着稍微旋转,轻舒猿背呀!更有甚者,走起路来,借着担杖的一起一伏,很省力的。走很远的崎岖山路不换肩也没事。也有的放在脖子后,两肩均担,或随时换肩,虽有骑驴扛布袋的味道,但能走远路。
起,用的是全身之力,集中于肩部,用的是力从足下生,即使走起来,也是两脚生风,劲儿从脚下来,高手不用手扶,也有的一手叉在腰部,挑担锻炼腰腿,君不见泰山挑夫那两腿,腿肚子都呈球形,登山渡水,如履平地。有了这个起劲,味道就有了,开人不在话下。有说练太极的是滚碌碡,慢慢练的能滚到山上,大功告成。其实练的就是掌心力从足心印啊!老汉推车,全凭两腿用力和掌握平衡。起如钢锉、落如钩杆,那个不是用的腰腿之力?

起于腿,发于足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,可以说是起如挑担的注解。见有人说,如担杖的前面水桶突然掉了,后面的自然被下落,担杖则会突然挑起,找的就是这个劲!也有道理,如遇到这种事,腰腿如没力,会前后踉跄,搬不住后面水桶下落的,那个劲力不小的!

拳脚来源于生活,很多动作来源于农耕,如锄地,很多人来不了。豫剧《朝阳沟》那个前腿那个蹬,后腿那个弓,两腿使劲不要过猛,细细思量,当有所得。